2021毕业临近,两条关于“猪”的言论,火了。
第一条关于工作。某top公司副总裁公开发言,“短视频是在给用户喂猪食”。用户是猪,天天进食低级趣味的猪食。
第二条关于升学选择,来自“衡水学霸”张锡峰。
少年大概想在毕业前,以自己演说才能,替学校发声,也替身边同学正名——衡水中学不是“高考工厂”,衡水学子不是“高考机器”。
“大家这么拼,是为了改命啊!”
然而,流量却只从他整篇演讲中截取了一句话:
我就是一只来自乡下的“土猪”
也要立志
去拱了大城市里的白菜。
两条“猪”论都不太体面。舆论却轻易饶过了说用户在吃“猪食”的集团副总监,却把这位高三学子推上风口浪尖。
这个世界怎么了?
扬言去大城市“拱白菜”的少年,怎么就冒犯了大众?
错在少年吗?我们这些过来人,给下一代人创造了怎样的一个世界?是谁把这个社会规则设计成这幅模样?
一切都要从矛盾源头——“资源争夺和分配”说起。
几千年来的中央集权制,“资源”和分配权都集中在“皇权中心”。手握“资源”分配权,就掌握了财富流向。这也塑造国人极强的“中心”情结。
“边缘”的日子不值得过。从“边缘”迁向“中心”,是一家几代人对命运的长期接力抗争。人人都向资源“中心”靠拢。
从生产资源分配角度,看“城市”和“乡村”、“中心”和“边缘”,这肯定是一对无法调和的对立关系。
很多身在“中心”的人,觉得“猪拱白菜”是莫大的冒犯,但对“喂猪食”却一笑而过。根本原因,“喂猪食”只是言语上污辱,而“拱白菜”真会动到他的自身资源和利益。
“城市白菜”本就稀少,凭什么被“乡下土猪”拱了?
争抢和护食,无非是想在“资源”分配时占一个有利位置。都出于私利,谈不上尊严和体面。
过去,整个社会被设计成蚁穴和锋巢的组织结构。所有人只能抢着往“中心”靠拢,以获取更多资源。
张同学的奋斗宣言,只是学着大人模样,按成年人设计好的生存法则,努力活成被世俗眼光认可的样子。
当他坦荡地讲出小镇青年的青春和梦想,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志气,被无数人解读成了穷孩子内心的“仇恨和狰狞”。
那些居高临下,把少年挣扎解读成“炫耀苦难”、“不够体面”的人,恐怕已经失去了生而为人,面对同类遭受“苦难”时应有的同情心。
成年人舆论场,堆满了一群指手画脚患有健忘症的过来人。
大人自嘲“社畜”,却指责少年自称“土猪”;大人面对不公默不作声,选择“躺平”,却嘲笑少年为梦想打满一身鸡血;过来人把生活过烂了,却嫌新生的奋斗口号太刺耳。
一位十多岁少年为了生活喊出“活着”,大人应该先反思,我们是不是把下一代的资源消耗太多了?
面对后来奋斗者,我们能做的,绝不是“站在高楼上,傲慢地指着大山”。要知道,一个张锡峰的身后,有着千千万万个寻求改变命运的少年。
好消息是,互联网和现代科技,正在重构资源分配方式,打破这种“中心”和“边缘”的千年对立模式。
互联网时代,“资源”内核以及资源的分配权,正在被重新定义。
现代科技巨头们,无意中为这一代年轻人改写了竞争规则,给了年轻人对“中心”说不的机会。每一位向上行走的人,都可以成为“中心”。
基于分配不公产生的城乡竞争对抗,正发生颠覆性改变。
原因是,最宝贵资源不再是那些有限的生产资料,而是“创新科技”和“用户时间”。
毕业季,《中国青年报》发布了一份“大学生求职力”调查报告。00后新青年选出的心动企业,是字节跳动、快手、科大讯飞这类创新型企业。
互联网创新平台,给人们打开一扇连接广阔世界,并展示自我的公平窗户。
深山种植的果农和一线城市的艺术设计师,在当下享受了同等新型“资源”分配红利。人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展示自己的创作和劳动成果,以此获得更多“用户时间”资源。
在当前“资源”分配规则中,已经不再那么强调“中心”概念。甚至,在非一线、非沿海经济中心城市,也诞生了不少国内领先的顶尖创新巨头。
向“中心”靠拢,以“猪拱白菜”思维,在争抢中有限资源中占据有利位置,那是上一代人的奋斗模式。
如今,不愿趟平的奋斗者,根本不用“拱白菜”,大家关注的是“用户时间”。
如果你选择的这份职业方向、这个平台,对“用户时间”这项资源,有更强支配和影响力,就能在内卷中,获得更大主动权。
新一届求职者们,把加入AI未来制造局创造未来当作目标,而不是去“拱白菜”,top 100企业们用创新为国人赋能,而不是争着去“喂猪食”。这样,中国少年才不至于站在台上无助请求公众理解,大声喊着“活”着,我们才不必去议论躺平和内卷!
最后,大人们为中国少年留下了怎样的奋斗环境,我们能为奋斗的下一代做点什么?
华为、小米、科大讯飞这样的创新公司,用行动给了我们参考答案。
以上就是广州vi设计的分享,感兴趣的可以和我们联系哦。
(来源网络,侵删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