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霸榜的食品新品牌,都是如何撬动市场蓝海的?
最近几年来,我国的食品新消费品牌迎来了井喷,像好麦多、王小卤、每日黑巧、自嗨锅、轩妈等一大批新锐品牌,频频霸榜电商类目TOP榜,成为资本纷纷追逐的宠儿。它们以崭新的的面貌,新颖的玩法,开拓了市场蓝海,拓展了当代食品的边界和想象力。
综观这些新品牌,其成功并不是偶然,而是有其内在的商业逻辑,并且真正踩中了这个时代的商业脉搏,或迎风飞扬,或独辟蹊径,或直击痛点,或耕耘品类……具体而言,嘉兴品牌设计认为有以下几个共通的思路:
1.解决需求冲突,让消费者吃的不纠结
消费者行为学中,有一个很经典的“需求冲突”理论,也就消费者在购买决策时,往往面临两方面的矛盾需求,比如喜欢喝甜饮料,却容易发胖;喜欢吃啊火锅,却容易上火、皮肤长痘;看重粗粮的营养,但是口感不好;鲜榨豆浆好喝,但制作上又太麻烦……
这种内心冲突,会让消费者顾此失彼,在购买时很纠结,其需求自然就容易被压抑。如果哪个品牌能够帮助消费者解决这种冲突,让消费者吃好又无顾虑,鱼与熊掌兼得,就能够穿透需求藩篱,释放出巨大的市场空间。
2.深耕细分品类,成为品类的代表
初创的新品牌实力普遍较弱,怎样在高手云集、竞争炽烈的食品市场撬开一个口子,让自己得以突围呢?
很明显,在资金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你没法像大品牌那样全线进攻,最有效的方法是聚焦——聚焦到某个不那么显眼、但是有潜力的细类,在这个品类上建立差异化优势,成为这个品类的代表。
这样所的好处:
一是容易建立心智——当你在这个垂直领域做的足够到位、足够有特色的,市场份额足够大,就很容易成为这个品类代名词,从而让大家记住和提起。就像我们想到苹果醋,就联想到天地壹号,想到无糖苏打水,就想到元气森林一样。
二是可以较好地适应电商、短视频平台的流量机制。像天猫、京东都是按照类目来区隔产品的,在大品类中难以晋级的时候,不妨在小类目中做到TOP级别,而且同一个类目人群更集中、特点更清晰,就可以强化标签,从而带来更多推荐流量。
3.洞见新人群的新特征,创新产品开辟新商机
市场不是铁板一块,而是在不断嬗变。哪怕在市场格局极其固化的行业,也可能存在突破的空间。比如当年在茅台、金六福等巨头林立的白酒市场,竟然杀出了江小白这样一个新物种。
出现以上现象的底层原因,是新消费人群新需求、新渠道、新媒体习惯较之过去发生了变化,导致过去的产品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新的需求,这就为产品的创新、行业的重构带来了新机遇。
在我国,伴随着近年来新消费品牌崛起的,是Z时代为代表的新生代,在消费需求上的新特征——多样圈层和追求个性,注重颜值和健康,喜欢取悦自己,对国货接受度高,孤单、宅居又追求效率,购物更加精明,喜欢网购和刷短视频……这其中的每个新特征,都蕴藏着打造新品牌的契机。
4.总结
随着中国消费升级,以Z时代为代表的消费需求在发生变迁,电商、社交媒体、直播、短视频等商业新生态,都在重构着品牌成长的逻辑,为食品行业新品牌突围带来机会。
为了把握这一时代红利,我们需要深入洞悉当今消费者的新特征,找到在需求冲突、新品类、新渠道、新玩法等方面的契机,形成一套符合当今市场环境的全新打法,从而开辟食品赛道的新蓝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