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里谈的社交广告,简单理解为以自传播为主的品牌内容,与传统付费投放的品牌硬广作为区分。
经常有品牌方朋友在营销项目中,拍一两分钟甚至几分钟的“品牌内容”,然后也没有媒介投放预算,只能在官方账号发一发,找几个KOL转一转,再刷一刷流量,效果截图一下就结案了。
如果没有媒介投放预算,这一类靠运气传播的内容,我建议尽量不要做。
以自传播为主的社交广告,如果不能让人主动观看与分享,几乎就是浪费预算。
在社交媒体,品牌方如何更好的展示产品与品牌?在方法上什么类型的内容更易于传播与分享?
从创作者的角度,我们谈谈。
以下,Enjoy:
KOL创作者,成为广告人
之前我谈过一个观点,品牌广告要么有大预算做投放,要么做事件性内容自传播,几乎就是这两条路。
从另一个角度,KOL创作者们,逐渐成为内容营销中的主力军,甚至对广告公司与创意人们构成威胁。他们创作的品牌内容,相对更加易于自传播。
不难理解,包括网红自媒体KOL达人与内容机构等等,我们统称为创作者,这一群体绝大部分的收入来自品牌方的合作,越来越专业的广告内容,是必然的进化方向。
从创作端理解,创作者的核心竞争力要从粉丝流量,转变到内容壁垒。
之所以很多网红如过山车般速生速朽,是因为将竞争力建立在流量与粉丝上,一旦审美疲劳,一旦没有流量,也就失去品牌方的预算。同时这一类网红的品牌价值是传播,而非内容。
真正长时间留在牌桌的,是建立内容壁垒,在C端建立内容品牌与人设,为B端品牌提供垂类内容解决方案。不再是简单的植入,是更专业的定制化品牌内容。
从品牌端理解,KOL创作者成为广告人,将是更好的创意总监。
一是解决内容角色问题。很多品牌制作的一两分钟的社交广告,在我看来充满塑料化的精致感,是没有灵魂的。这类内容没有解决内容角色的问题。
能够带给内容灵魂的是两种角色,一种是创作者角色,比如贾樟柯拍的广告,比如陈可辛拍的广告,这是具备创作者角色的。二是内容主体角色,谁来表达,谁的故事。找明星是一种方式,用网红也是一种方式。
创作者与主体角色,是品牌内容的灵魂,也是大众主动观看的切入点。目前很多创作者KOL,甚至兼具两者角色。
二是解决传播流量问题。凭空一个广告,官方账号发布,也没有付费媒介投放,谁看?而KOL创作者们,则自带固定粉丝群体,解决垂类领域的传播问题。
当然,要区分内容对品牌的价值。如果一个内容仅对这一位KOL的粉丝有共鸣,那传播范围就局限在粉丝群体就好。
但如果内容帮助品牌做大众表达,是客观上的好内容,那么我建议品牌做更大范围的付费投放。
比如做数码测评的“何同学”,他为数码产品做一期视频,除了在自有粉丝群的自传播,很多品牌愿意投放更多广告费,为内容扩大影响力边界。本质上何同学是UP主的同时,也是广告人。
为什么以上提的解决方案没有成为常态?
问题出在创作端,一是大多都在赚流量快钱,没有沉下心做内容。二是缺乏专业训练,对品牌与广告的理解还不行。
接下来我们谈谈案例:
丁香医生:IP化品牌,定制化内容图片作为健康领域的头部创作者,丁香医生在C端大众的影响力有目共睹,疫苗事件,权健事件,以及疫情地图等等全民大事件。
作为营销人,我来谈B端的影响力,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品牌愿意与丁香医生合作,甚至独立开辟了“健康营销”的赛道。
我们从专业创作者层面,谈谈丁香医生对于品牌内容的理解与传播,如何更好的以自身专业能力,解决品牌问题,为品牌提供更好的社交广告。
先切入案例,丁香医生的IP视频栏目《听皮肤的话》第三季刚刚播完,共8集内容,8个皮肤问题,带出8个产品的解决方案。
从健康功效视角切入护肤问题,以真实在职医生的专业解读,提供护肤解决方案,顺势带出产品品牌。
从品牌策略视角看,这也是好的社交广告。
具备创作者品牌
首先谈创作者品牌,所有的KOL创作者或网红达人们,创作者品牌是立身之本。
你为整个内容生态提供了什么独特价值?这个答案就是你的创作者品牌,也是内容壁垒。
丁香医生聚集各个领域的专业医生,参与内容创作与审核,保证内容的专业度与权威性,从医学的视角介入大众健康话题,将医学与大众建立一条连接通道。
对于品牌方来说,丁香医生以及背后的医学团队,就是对产品最健康的背书。比如这次《听皮肤的话》,让护肤品牌的内容,从美妆视角直接升级为医学健康视角。
从社交广告视角,让内容获得信任,是内容营销的前提。
创作定制化内容
再谈到内容本身,相比品牌背书,内容更加重要。
目前绝大部分KOL创作者缺失的,不是“好内容”,是“专业内容”。
市面上看到的绝大部分品牌内容,都是在“好内容”里夹杂一个广告,这个拉低了内容的质量,也拉低的品牌的角色。
简单解构一下《听皮肤的话》,首先是内容的专业水准,紧凑的剧情包装,是促使自传播的基础,内容以皮肤为第一视角,以悬疑手法发现皮肤问题,继而提出解决方案。在剧情与画面质感上,完全达到专业品牌内容的水准。
其次是人物角色,丁香医生品牌是大的层面背书,但在每一个皮肤问题上,都有医学专家从专业角度解释病理原因,再推出解决方案。丁香医生是真实的,出镜者也是真实医生,这构建了更专业的可信度。
三是品牌角色,好的社交广告,从来不是品牌露出越多越好,而是品牌在内容中的角色越重要越好。
让品牌成为内容的点睛之笔,成为问题的答案,观看记忆才更深刻。
广告化大众传播
最后谈谈传播,在KOL创作的社交广告中,最容易忽略的部分。
诸如丁香医生这类头部创作者,创作的内容不再完全依附账号主题或某个内容形式,开始创作独立内容。比如《听皮肤的话》这个IP视频栏目,仅作为丁香医生署名的内容,也是好内容,品牌也原因买单,这叫独立内容。
在这次的传播中,内容在丁香医生全网账号矩阵中发布传统,同时在公域流量进行传播,在微信朋友圈广告,在小红书、抖音等平台进行大众传播,全网获得超过6亿总曝光量。
这里的重点是独立内容与大众传播,很多品牌会进入一个误区是,他们自带流量,省去了媒介费用。
如果内容值得更广泛传播,品牌可以再次大众传播,这是必要的。
总结一下
创作者与品牌方,是互相成就的关系,社交广告的进化是两者共创。
好的社交广告,是平衡C端好内容与B端好广告。
大多广告公司生产的是B端好广告,但几乎不是C端好内容。大多KOL创作者的内容是C端好内容,但不是B端好广告。
今天从创作者这一端思考,如何在好内容的基础上平衡好广告。从三个层面总结——创作者内容品牌,定制化独立内容,广告化大众传播。
一是创作者内容品牌,我们发现很多创作者是没有跨平台的,比如在抖音有数百万粉丝的创作者,在B站可能完全没有影响力,别的平台也一样。
而真正形成内容品牌的,是跨平台创作者,对整个互联网内容生态有独特价值与贡献。比如丁香医生,在多个平台都建立自己的影响力,并不被某一个平台所限制。
二是定制化独立内容,定制化是指以品牌为主导,为品牌定制内容,创作逻辑转变过来。独立内容是指如果仅仅是署名内容,不在创作者自由粉丝群体发布,是否仍然是好内容,仍然具备传播力。
这一点是最应该提高的,创作者应该更偏向广告思维,从植入化商业内容,到定制化商业内容。让品牌在内容中扮演关键角色,成为解决方案。
三是广告化大众传播,在整个传播环境中,具备创作者角色的内容,更便于自传播与分享。
而作为品牌方,花了一份预算,买到一个创作者内容品牌,一位创作者代言人加创意总监,和一支定制化社交广告,不做大众传播,就浪费了好内容。
创作者与品牌方协作共创,创作者解决内容表达问题,品牌方去解决大众传播问题,实现共赢。
以上就是杭州品牌设计的分享,感兴趣的可以和我们联系哦。
(来源-刘不坏,侵删!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