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牌资产,从营销到运营
“运营”的概念,伴随互联网发展而来,每家互联网公司都有运营部门。
而“品牌”,在过往的理解中是无形资产,品牌资产带来产品溢价。
一直以来,品牌资产仅停留在概念层面,即不能看见也无法量化,通过营销事件与内容塑造品牌。
营销是节点化事件,运营是可持续增长。
此前我在《市场部技能下沉》中也谈到,互联网环境下,品牌创意越来越运营化与产品化,是必然形成的趋势。
在很多互联网公司,运营部门的用户或内容活动,越来越像营销事件。更多的新消费品牌中,营销被重新理解了一遍,没有TVC或广告片,更多的是社交平台中的运营。
今天谈的话题是:在互联网环境下,重新理解“品牌资产”这一概念。
先说思考结论,我认为当下的品牌与互联网是共生关系,品牌资产存在于互联网的各个平台之内。
一是可视化,可以被看见;二是可衡量,能分出好坏;三是可沉淀,不断积累迭代。
由此可以得出,品牌资产可运营,可持续积累,持续提升品牌资产的规模与质量。
接下来展开讲讲,大概拆分为几个问题:
一是理解品牌资产,什么是数字化的品牌资产,这一概念下包含哪些内容?
二是运营品牌资产,如何持续运营品牌资产,别人都是怎么做的,有什么策略与方法?
最后我们会展望总结一下,从品牌资产到品牌营销,营销是否会变得更加运营化?
一是消费者关系资产。
以前的消费者关系是单向,且不可见的。品牌通过层层渠道与供应商,才能抵达消费者,两者互相看不见。
但现在,双微一抖的粉丝、直播间里的粉丝、私域流量、种草口碑等等,这都是消费者关系的不同形式,是可以被看见的。
从策略层面,我们以“消费下单”为分水岭,将关系分为消费前关系与消费后关系。
消费前关系,本质上营销人做的事情,就是从看见到下单的过程。现在我们通过各种数据分析与模型,找到更加准确的受众,进行消费转化。
从在公域流量中寻找精准受众,然后与之进行互动,互相了解达成共识,直到最终下单消费。
消费后关系,成为品牌分享者。当建立消费关系后,除了持续复购,在社交网络的分享与评价更为重要。
优质口碑,会带来更多的消费者。负面评价,则可能让品牌陷入危机。
在此次对话中,理想汽车用户与市场副总裁张翔表示,他们有六成以上的车主,是通过老车主推荐而来,可见消费后关系的重要性。
二是品牌内容资产。
在互联网的搜索框中,输入某个品牌的名字,所呈现的所有搜索结果,就是这一品牌的内容资产。
内容资产的优劣,直接反应品牌的价值高低。
之前有段子说,新消费品牌的套路是先在小红书铺多少篇笔记,去知乎做几百个问答,抖音做多少打卡等等。虽说有些荒诞粗暴,但思路是对的,新品牌要从0开始构建社交内容资产。
对于传统老品牌,一是内容资产的数字化,二是更新迭代内容资产,紧跟时代潮流,进入当下年轻人的视野。
关系资产与内容资产,两者互相转化与流转。
消费后的关系资产,通过消费评价与反馈,就会转化成为品牌内容资产。品牌最重要的内容资产,即真实消费者的真实评价。
将概念化的“品牌资产”进行具象化拆分,成为关系资产与内容资产后发现,做品牌不仅仅是一次次营销项目,更持续的方式,是对消费者关系与品牌内容的持续运营。
在数字化时代,数据与工具成为更重要的“大创意”。
首先是关系资产的数据可视化。十几年前大家做营销,都有一个营销漏斗模型,从看见关注,到兴趣渴望,最后产生消费的漏斗。
但即便这样的漏斗,也仅停留在概念模型中。我们知道是这样的模型,但不知道每一步都是什么人,谁止步于此,谁更进一步。
但是现在,透过大数据模型,漏斗的每一步都能被量化出来。
在今天的金投赏现场,巨量引擎营销营销副总裁陈都烨,分享了他们对品牌资产的理解。
巨量引擎提炼出O-5A模型,将关系进行分解。O是公域大众人群;Aware是精准受众的被动看见;Appeal是浅层互交人群;Ask是深层互交人群;Act是进行消费的人群;Advocate成为品牌粉丝。
通过数据洞察,将消费者关系拆分成可见的5A,5种关系都成为品牌关系资产。
品牌以此为营销发力点,锁定A3人群,挖掘购买特征和内容偏好定向转化。同时扩展A3潜力人群,持续蓄水。
结果,A3潜力人群ROI最高提升234%,A3到A4人群流转率提升21%。
然后是内容资产的数据可视化。前面我们说,一个品牌在互联网上的所有内容的总和的规模与质量,即是这个品牌的内容资产。也意味着消费者对品牌的关注点和记忆点。
对于很多大品牌,我们并不能直观的感受所有内容的价值,也几乎检测不到哪些内容更有价值。
数据化之后,可以通过对内容的整体分析,评判出品牌力的整体价值,找出内容的优势与不足,甚至可以给品牌力打分。
在金投赏分享中,巨量引擎提出用“品牌资产分”来评估品牌内容资产的健康状况。
资产沉淀持续迭代
现在我们知道,品牌资产可以具象为关系资产与内容资产,且通过数据化的方式,品牌关系与内容越来越可视化,并且不断被细分。
品牌关系与品牌内容,会不断沉淀在互联网中,尤其对于内容来说,一个品牌的负面与正面内容一样,将永久留在互联网中,成为品牌历史的一部分。
对于品牌营销人来说,本质上我们在创造一个品牌的历史,同时也在“雕刻”品牌。
品牌资产的运营,是持续优化增长模型的过程。
在目标受众的公域流量,哪些内容与信息更容易被观看?通过数据模型的洞察,就会大概知道用户的行为,观看的流失率,以及为什么会流失,然后对其归因,进一步改进。
从看见到浅层互动到深层互动直到消费的过程,都可以通过数据洞察进行归因,然后对内容持续改进与迭代。
不同的内容会产生不一样的品牌心智与消费动机,通过对内容,对传播策略与互动方式的持续迭代,建立起品牌希望的品牌心智,构建良好的消费者关系。
消费后的预期管理也很重要,大家怀有怎样的心情下单,获得怎样的产品体验,都可以通过前面的内容进行预期关系。
在社交环境下,已消费用户最重要的工作,是讲自己的消费体验分享至社交平台。
很多品牌还没有足够重视,没有做更多的引导。真实消费反馈是品牌最重要的品牌资产,也是非消费者最重要的决策参考。
所以品牌方要思考,通过怎样的激励方式,可以让消费用户主动社交分享。
品牌力就是用户分享的核心动力,只要大家都愿意分享你的产品,说明品牌是能给到消费者自信。
持续的运营与沉淀,最终还是形成消费者心智共识,形成社会大众共识。
以前我们靠一次次大创意,一次次好内容来试错。在互联网社交环境下,开始有迹可循,有具体的方法。
优质的品牌关系资产+优质品牌内容资产,就等于强大的品牌力。
展望:持续运营思维做品牌
展望未来,应该更加持续性的思维看待品牌,看待品牌资产。
今天我们谈品牌资产的运营化,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新观点,但我最近几年接触诸多新品牌,很多与之长谈,他们对品牌的理解就是持续的运营,而非大节点大战役。
我们分两个维度看事情:一是营销节点,二是长线运营。
营销战役仍然是必要的,尤其对于大型品牌,比如双11,比如新产品发布会等等,这都是品牌节点战役。但在做这些项目时,兼顾短期的目标的同时,要思考品牌长期价值。
品牌营销就是创造品牌历史的过程,每一次大型战役,都可能是品牌历史中的大事件。
本质上,我们在运营品牌的历史。
品牌资产的长线运营,简单总结就是:具象化,可衡量,可沉淀,然后持续运营迭代。
首先将概念转化为可衡量的具象化与数据化,品牌资产拆分为具体的关系资产与内容资产。关系资产拆分为不同层级的关系,从公域精准流量,到浅层互交人群,再到深层互交人群,给每一层关系进行定义区分。
内容资产进一步拆分,官方输出内容,付费购买KOL内容,消费口碑内容几大类,不同类别的内容气质与规模,尤其做好消费者口碑内容的良性引导与预期管理。
然后是可沉淀与持续迭代,更为抽象的理解,运营品牌资产是个建造的过程。不断积累与添加,雕琢与打磨,最终成为理想中的品牌。
在互联网时代做营销的好处,就是做完一个事情能留下来,可以反复被查阅,品牌资产可以不断被积累。有了更多数据分析工具,让更多概念化的创意得以持续改进。
今天我们谈品牌资产运营,一个虚化的概念如何落地,谈品牌资产的具象化,数据化,可视化,似乎变成了更理性科技的东西。
但我想说的是——数据是辅助,流量是工具,种草与直播都是手段。运营品牌关系与品牌内容也是策略方法。
最终要思考,如何运营品牌的过去与未来,仍然是“品牌”本身。
以上就是杭州品牌设计的分享,感兴趣可以与我们联系哦!
(来源网络-杨不坏,侵删)